汨罗江畔红色记忆|铭记汨罗苏区革命史:818名英烈在此长眠
2021-03-23 13:52:22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张咪 | 作者:刘国辉          浏览量:18458

光荣的汨罗苏区,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西南部的重要组成部分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具有优良传统和不甘压迫的汨罗人民,搞暴动,建政权,打土豪,分田地,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,涌现了众多可歌可泣的事迹。

红三军团标语

1927年5月,国民党湖南反动军官许克祥发动“马日事变”事变,大量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屠杀,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陷入低潮。为了以革命手段制约反革命手段,中共湘阴地方执行委员会(当时汨罗隶属湘阴)从1927年至1929年,先后组织四次武装暴动,即杨寿昌率新市农民举义旗,袁福清率白水农军打长沙,玉池山临资口“灰日”齐暴动,敢死队大闹洪向蓝三洞。这些暴动虽然最终失败,但保存了革命火种,为随后的汨罗苏区创建打下了基础。

“平江起义”后,智峰山区深受平江苏区的影响。1930年2月,洪源洞、向家洞、蓝家洞掀起轰轰烈烈的“搬搬运动”。3月,在蓝家洞建立县域第一个乡苏维埃政府。5月,在智峰山区建立第一区苏维埃政府。7月,彭德怀的红三军团在长乐街短期休整,支持第二区苏维埃政府建立。8月,红十六军来汨罗保护苏区工作开展,并取得军事胜利。同月,中共湘北特委迁驻长乐街,对汨罗苏区创建加强领导。

送子参军

1930年10月,在政权建设上,全县有4个区苏维埃政府,辖乡苏维埃政府39个;在组织建设上,成立4个区党委,辖9个党支部,有党员160人,各区、乡还成立了女子联合会、少先队、童子团;在武装建设上,组建了300余人枪的湘北游击大队、赤卫师(辖4个团、39个赤卫队,2万余人),大力配合红十六军开展游击战争。

土地革命标语

根据条件成熟和形势需要,1930年10月,汨罗长乐街的河滩上红旗招展,全县工农兵代表大会隆重召开,会上成立湘阴县苏维埃政府(辖4区39乡),丁庭松任主席,聂次荫(时任县委书记)等15人任委员。县苏主要任务是打土豪,分田土,开展土地革命。据不完全统计,共动员约8万人参加土地革命,有5万余人分得了土地等胜利果实。1930年的金秋,汨罗苏区进入全盛时期。

湘北特委在芦箭河办的被服厂旧址

苏区的蓬勃发展,使国民党当局深为恐慌。1930年11月底,国民党大军“围剿”苏区,特委迁岳阳柘港洞,红十六军向平江转移,县委机关迁往牛洲。至1931年初,汨罗苏区历经三年劫难,全部遭到破坏,被迫进入深山老林中坚持斗争。据不完全统计, 在1929年至1934年,先后被敌人屠杀的汨罗党员、干部、赤卫队员和群众,仅上烈士英名录的就达818人。(其中,县委书记聂次荫被敌人捆绑在铁丝床上活活烤死。)

湘北特委驻长乐街旧址

1934年8月,中共湘鄂赣省委成立平(江)湘(阴)岳(阳)县党组织,因敌情严重,县委活动实际上被迫停止。

游击总队队旗

汨罗苏区的英勇斗争,在湖南苏区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。1985年,汨罗被认定为湖南省一类革命老区县。

(市委党史研究室 刘国辉)

责编:张咪

来源:汨罗市融媒体中心

版权作品,未经授权严禁转载。经授权后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

专题
精选
推荐
我要报料

  下载APP